丹东特产有皮皮虾、红参、文蛤、山莓、寒富苹果、粘火勺、丹东杜鹃、东港大黄蚬、东港杂色蛤、彩绘泥塑、柱参、辽宁柞蚕丝绸、孤山杏梅、丹东板栗、丹东泥螺、东港梭子蟹等特色产品
凤城老窖
凤城老窖酒历来以其酱香突出、味美醇厚、香雅回甜、余香绵长著称,且具有饮后不上头的特质。凤城老窖是中华十大文化名酒之一,辽东第一名酒,以麸曲酱香,口感纯正著称。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畅游凤凰山,途经“烧锅”时,闻得酒香,酿酒主人以佳酿相敬,唐太宗李世民饮后龙颜大悦,以后每年征“东烧锅”为特贡御酒,进献朝廷。
甜辣黄瓜
丹东市大街小巷的副食商店,都经营一种颇受人们欢迎的酱菜,这就是五十年代初为志愿军生产的名品——甜辣黄瓜。由于这种酱菜选料讲究,加工精细,甜辣鲜香,脆嫩适口,颇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九八零年四月被评为辽宁省商业系统的优质产品。
丹东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江城,同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只有一江之隔。当年,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作战,抗美援朝。全国人民节衣缩食,从武器、弹药,到衣食用品竭其所能,积极支援前线。
丹东泥螺
泥螺是辽宁丹东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丹东,辽宁省地级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2′至125°42′,北纬39°43′至41°09′之间。
泥螺,学名吐铁。鸭绿江入海口的特产,在海滩有淤泥的地方生长。是贝壳类软体动物,壳薄,体表有粘液,大小如偏豆。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
自然景玻璃水具
丹东玻璃制品厂于一九六四年首创研制成功的自然景玻璃水具是一种装饰绚丽新颖、艺术风格独特的新型玻璃制品。
雪花牌自然景玻璃水具,系采用精选的原料熔制的,用七、八种不同成份、不同色泽的精制玻璃,分三层套在一起吹制而成的。在生产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多套色玻璃棒碎片加热涂抹后的工艺变化,把绘画中的调色和勾勒等基本手法,通过工艺装饰表现出来,在造型美观大方的玻璃器表面的适当部位,精工制出类似崇山峻岭、彩云纷飞、悬崖峭壁、激浪翻滚的画面。
丹东杜鹃
丹东杜鹃,辽宁省丹东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丹东地处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冬季时间最长,夏季次之,春秋过渡季节最短,适宜种植杜鹃。
丹东杜鹃栽培历史悠久,从20世纪30年代起丹东地区就有盆栽杜鹃。据记载,到东北解放时,已经形成了丹东杜鹃的老八种。
孤山杏梅
孤山杏梅是辽宁省丹东市东港的特色水果产品之一,营养丰富,果肉柔韧多汁,味甜酸可口。
孤山杏梅在东沟县(现东港市)栽培历史悠久,据考查是一位丹麦传教士将杏接穗引入孤山后,嫁接在当地杏树上,经过长期人工培育,定名为孤山杏梅,也有叫孤山大杏梅的。
丹东板栗
丹东板栗是辽宁省丹东的特色干果产品之一,个大形美,涩皮易剥,色艳香甜。
板栗原产我国,《诗经》上有“树之榛栗”的记载可见,二、三千年栽培历史。古代板栗在华北、西北(即黄板栗已有二河流域一带)栽培较盛,其后传入华东一带。
彩绘泥塑
彩绘泥塑取材于周边深层土质,骨架用杨树木质,当地产的棉花和泥,麦草、草纸等原料。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和少量的植物颜料、墨胶和金属箔等来绘画。
彩绘泥塑以粘土为主要材料进行造型,干燥后施以彩绘的传统民间雕塑工艺品。简称彩塑。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有彩塑。彩绘泥塑分大型彩塑和小型彩塑,大型彩塑多以神佛为主;
凤城柞蚕
素有“柞蚕之乡”称号的凤城县,是我省柞蚕的主要产地之一,它位于丹东北部。境内岗峦起伏,山脉纵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漫山遍野生长着茂密的柞林,为放养柞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养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养蚕了。相传,在远古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中原大地草木繁茂,一棵棵柞树长满了嫩叶。一个身材苗条的少女,迈着轻盈的脚步在柞林里缓缓而行。
东港梭子蟹
梭子蟹是辽宁丹东的特产之一。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养殖品种。
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枪蟹、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蟹。它的螯足长而发达,体色会随周围的环境而产生变化,通常为暗紫色或者蓝绿色,有青白色云斑。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