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特产有冬虫夏草、裘皮、鹿角菜、塔尔寺酥油花、甜醅、青海老酸奶、牦牛皮、大黄茶、土族刺绣、尕面片、青海鹿茸、高原丹参、干板鱼、湟源排灯、湟源陈醋、西宁地毯、发菜蒸蛋、西宁大黄、湟中昆仑雕刻彩石、金塔青稞酒、古秘藏青稞酒、藏麻、加牙藏毯等特色产品
三红苹果
三红苹果是青海的特色水果产品。世界优质苹果产区大都在温带,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具有特别适宜苹果生长的优越地理、气候条件。
青海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大,晴天多,光能资源丰富,生理辐射值大;在苹果生长季节,这里几乎全是晴天,是促进果实增大、着色以及获取高额产量的理想条件。
湟源陈醋
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青海各民族的群众在吃手抓羊肉、拉面条和尕面片时,多爱调点醋。所以醋和油泼辣椒是他们饭桌上必备的调味品。
湟源酿制陈醋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这里制醋,是以青稞、麸皮为主要原料,并配加荜拨、良姜、草果、八角茴香等多种调味品和中草药酿成的。醋液酿成后,又盛入大缸中经过长时间的日光曝晒,蒸发浓缩,酸度提高,并且自然着色为琥珀色。
青海手抓羊肉
手抓是青海高原上有独特风韵的羊肉吃法,在全国也颇有声誉,青海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
藏族同胞一年四季都有肉吃,除冬、春储藏有冻干肉外,仲夏到初冬是草茂羊肥的黄金季节,也是吃最鲜嫩可口的手抓羊肉的好时机。此时,倘有贵客来到,热情好客的牧人,全家老幼会主动请客人进入帐房。
马如意包子
马如意包子在西宁古城曾经名噪一时,老幼皆知,家喻户晓,只要清晨铺门一开张,人人争先恐后,一尝为快。
马如意是回族人。原先以经营小吃摊为业。但在同行中相同的面食小吃很多,他即改做包子。据传说,当时摆摊出售包子,马如意还是第一家。到四十年代初期,马如意的包子味鲜可口,已在群众中扎了根。
藏靴
藏靴是青海省牧区的藏族、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在放牧中要穿;早晨草原有露水,雨后草地山坡打滑要穿;即使在草滩上行走,为了避免芨芨草或其他杂草扎腿,也必需穿。
藏靴的规格品种按原料划分,有全牛皮藏靴、灯芯绒(条绒)腰藏靴、毛棉花氆氇腰算巴靴。从规格尺码上分,有大、二、三、四、五共五个靴号,大、二号靴为男女大人用,三、四、五号靴为中小人用。
黑紫羔
青海的黑藏系羊是著名的黑裘皮羊。此种羊的小羔的皮–黑紫羔皮是最名贵的羔裘皮之一。
黑紫羔裘皮,在青海加工生产的历史悠久。它从毛尖到根部都呈紫褐色,因此得名为“黑紫羔”。它的优点是:毛色纯黑发亮,被毛柔软,花纹紧密,卷曲美观,色泽艳丽,皮板轻软,保暖性好,经久耐穿,愈穿愈亮,因而闻名中外,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醪糟
醪糟本是江南产米区糯米加甜曲的发酵食品。青海不产大米,更不产糯米,这个小吃纯系外地传入西宁的。
据老年人回忆,清末时民和、西宁有销售清水醪糟的摊贩。当时民间常用它给患麻疹的婴儿吃,据说可退烧解毒,促使疹子出齐,对患儿早日痊愈恢复有一定作用。三十年代初期,有一个出售醪糟的小贩沙生金,在烧好的清水醪糟中加配了葡萄干、桃仁、果干、白糖等,使味道大为改观,由原来的酸甜上升到香甜蜜口,受到群众的赞赏,从而出了名。
甜醅
青稞,是青藏高原耐寒早熟的粮食作物之一。用青稞加工的甜醅,是青海农业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它具有醇香、清凉、甘甜的特点,吃时散发出阵阵的酒醇香味。夏天吃能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则能壮身暖胃,增加食欲。物美价廉,男女老幼都喜欢吃它。
西宁和农业区的各族群众都会酿制甜醅,专门经营甜醅小吃的摊贩,在农业区到处可见。三十年代中,西宁南大街有一家甜醅店曾名噪满城,声誉很高。清晨开店,门庭若市,喜吃者争先恐后。
湟中银器
青海藏族有句俗话:“骏马要配好鞍掌,藏家要穿好衣裳。”的确,当你漫步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见到一个个跨骏马、赶羊群而引吭高歌的藏家姑娘时,那动人的歌声,优雅的姿态,华美的服饰,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藏族人民不仅崇尚内在美,而且十分注重服饰美。
年轻的妇女,腰带上系的是玉珮,手腕上戴的是玛瑙,耳垂上坠的是金环,辫套上扣的是银碗,清音叮当光华灿然,甚为美观。这些璀璨夺目的银器,大多出自佛教圣地塔尔寺的银匠之手。
享堂西瓜
享堂西瓜是青海省西宁市城中的特色水果产品之一,皮薄肉厚,汁多味甜,营养丰富。
享堂在民和县湟水和大通河的交汇处,气候温和,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土壤砂性重,该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西瓜的生长和发育。
虫草酒
虫草酒以冬虫夏草为主药,配以人参、枸杞、黄芪、首乌等名贵药材,用优质大曲酒浸泡而成的一种保健药酒。以青海西宁酒厂出品的昆仑牌虫草酒最为著名。
色泽清澈透明,酒味绵软柔和,具有滋补价值。可以祛寒除风、滋阴壮阳、补气养血、强心降压,为远近驰名的滋补保健佳品。是青海省特产之一。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