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特产有凌云白毫茶、平果金花茶、素蒸饺、平果珍珠黄豆、翡翠水晶饺、西林沙糖桔、靖西田七、德保打菜包、芭蕉芋粉、大茴香油、田林八渡笋、壮家三夹、天保茴油、西林三珍、中平香葱、田东香米、靖西绣球、那毕麻鸭、古障白毫茶、田阳芒果、德保蛤蚧酒、田东速生桉、平果任豆树、糯玉米珍珠酥等特色产品
西林烤姜
西林烤姜是广西西林县所产的一种黄姜经去皮后,置烤炉中慢火烤制而成。它除了具有普通姜的味辛、微温等一般性质外,还具备肉厚、细嫩、鲜辣等特点。将其粉碎成烤姜粉,可作上好调料,调配各种菜肴,还可酿制成烤姜酒。
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穷苦的苗胞给山霸苗王打长工,因累得发痧,倒在坡地上,无奈中爬到沟边,扒到一种野黄姜吃。想不到,一下间浑身冒汗,不久痧气消除,人也好了。
云木耳
云木耳,是一种飞附在栓皮栎和麻栎等枯朽树上的一种菌孢子,遇温湿气候,长出菌丝,发育而成,是一种高等食用菌。其形状似云朵,又象人的耳朵,因而得名。云木耳历来是广西大宗名贵土特产品,以百色地区出产的最佳也最多。
云木耳属担子菌纲,木耳目,由于富含胶质,湿润时有柔软光滑感,干燥时则变得硬脆,呈黑褐色。它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药用和食用两类。药用的叫银耳全身呈半透明银白色,如细皱的花瓣抱成一团;食用的按其色泽、形状不同可分为黑云耳、黄背木耳、白背木耳、金木耳、砂木耳五种,其中以黑云耳质量最好,耳身轻薄干爽,半透明,表面黑褐色,背呈灰白色。
凌云白毫茶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适制六大茶类全能茶树品种,凌云白毫茶早已蜚声国内外。作为白毫茶的原产地,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因其种植白毫茶面积第一位列广西产茶第一大县。
《中国名茶志》记载:“凌云白毛茶为历史名茶。创于清乾隆以前,原产于凌云县。”凌云白毫茶原名凌云白毛茶,《中国茶树优良品种集》称“凌云白毛茶”,《中国名茶志》亦称“凌云白毛茶”,《中国名优茶选集》称“凌云白毫”,当地人统称“凌云白毫茶”。20世纪末由凌云县申请注册的“八桂凌云”牌凌云白毫茶系列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为优质产品。
茴油
世界上出产茴油以中国为多,中国则以广西为多,广西又以德保为多。因此可以说,德保是我国和世界上的茴油主要产地。
它产茴油的历史已有三百多年,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出口了,据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出版的《镇安①府志》记载:“八角茴油产于恩阳、百色等处,天保间亦栽植,近年榨油出洋,获利甚厚。”
德保花篮
德保花篮是广西百色市德保县特有的民族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
早在明朝,德保人就以此珍品作为过节喜庆必备佳礼。洪武元年广西镇安土府岑天保爱花篮如珍宝,并常以此珍品赠送宾客。
德保藤编
藤编,是广西德保县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它的优点是:通风凉快,美观大方,结实耐用,价格便宜。
德保县地处桂西土石山区,山藤资源丰富,特别是东关、马隘、都安、足荣等公社的农民群众,经常利用工余时间自编藤篮、藤椅出售。这个县生产的藤编制品有藤篮、藤箱和各种藤椅、藤沙发、藤茶几、藤书架以及儿童车、凳等十多个品种。
蕉叶糍
蕉叶糍,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糍粑,因用芭蕉叶包裹,除有一般糍粑的特点以外,还有蕉叶的清香,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广西民间逢年过节喜欢吃的一种有名糕点,在广西各旅游饭店都有出售。
蕉叶糍因馅料不同,分咸、甜两大类,一般用什么馅做的就叫什么糍,如虾仁蕉叶糍、果仁蕉叶糍、麻蓉蕉叶糍、水晶蕉叶糍等等。馅料不同,味道也有差异。不管是是甜,在制法上都有共同的地方。
隆林冬蜜
隆林冬蜜是隆林各族自治县秋冬季节出产的蜜糖,是蜜糖中的上品。它象冷天粘稠的猪油,色泽乳黄,起沙粒,杂质少,呈半流质,散发出阵阵清香,吃起来特别甘甜可口,是广西闻名国内外市场的土特产品。外地去隆林的人,总爱带上几斤冬蜜回去尝尝。
隆林是地处云贵高原边缘的大山区,草木繁茂,山花长开,很适宜蜜蜂的生长和繁殖。居住在那里的苗、彝、壮、汉、仡佬各族人民历来都有养蜂习惯,而且把它当成一项家庭副业来经营。
靖西香糯
靖西县盛产一种穗长粒大、白净光亮的糯米,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优良品种—靖西香糯。
靖西地处桂西土石山区,气候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南部稻田多为沙质壤土,含腐殖质较丰富,适宜香糯的生长。这里种植香糯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南宋末年,当地官员曾把数十斤香糯献给皇上。
靖西粽粑
提起过年,大家总会想起烂漫的烟花,花样多变的饺子。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而南方人则喜欢吃“逢”。春节包“逢”、吃“逢”是靖西过大年的习俗,粽粑便是靖西的特色美食之一。
靖西壮族人民制作的粽粑品质与别处不一样,主要因为靖西香糯米质洁白,饭软芳香,做成粽粑个体硕大,匀称美观,味道芳香。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