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特产有金华火腿、东阳木雕、浙贝母、麻糍、金华酥饼、橡子豆腐、义乌红糖、金华佛手、永康肉麦饼、金华汤包、东白春芽、武阳春雨茶、东阳香榧、浦江豆腐皮、双龙银针、东阳竹编、槐叶冷淘、金丝琥珀蜜枣、义乌南枣、金华举岩茶、择子豆腐、白兰花茶、浦江春毫茶、赤岸豆皮素包等特色产品
兰溪蜜枣
兰溪蜜枣是浙江省金华市兰溪的特色产品之一;加工精细,金丝缕缕,香甜酥软,色泽金黄,外观如同琥珀一般,故有“金丝琥珀蜜枣”之称。
相传,兰溪县生产金丝蜜枣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据说明代嘉靖年间,这个县女埠人章懋任礼部尚书时,命人挑选了一批大青枣带进京去,献给皇上。世宗品尝之后,连说:“好枣,好枣,宜常食之。”鲜枣不能久藏,这下倒使章懋犯了难。
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是我省金华地区的传统特产。它与国外的“西式火腿”不同。国外的西式火腿是罐头熟肉制品;而金华火腿是猪肉的腌腊制品。
火腿一名究竟因何而得?传说不一。有的说:火腿是因肉质嫣红似火而得名;有的说:早先加工火腿时,常用烟熏火烤,所以叫做“火腿”。不过,在火腿的发源地金华一带,过去火腿店开门营业,店堂里总要悬挂“宗公”的画像,上供香火,把宋朝的抗金民族英雄宗泽奉为创制火腿的祖师爷。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是一种装饰性浮雕,因产地东阳而得名。除用作建筑和家具上的装饰外,还可作为艺术欣赏品。长期以来,以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而驰名中外。
东阳木雕源远流长,大约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盛行于明清,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东阳县文化馆现在珍藏着一尊木雕罗汉像,是从倒塌了的北宋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所建的东阳南寺塔内发掘出来的。
金华酥饼
金华酥饼形若蟹壳,上撒芝麻,干菜肉馅,咸香松脆,食之口齿留香,是金华的一种著名点心。
金华流传着一个程咬金卖酥饼的故事,说的是唐朝开国功臣程咬金在参加李密的瓦岗军之前,从山东逃到金华。见当地面食店铺很少,为了度日,就做起面食买卖来。他根据当地人的口味,采用当地特产,做成干菜肉馅麦饼出售。
浦江豆腐皮
浦江豆腐皮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的特产。浦江豆腐皮是浦江的传统名产,距今有数百年的历史,以色泽晶莹光洁、薄如蝉翼、一叶之中统体均匀称著于世。
豆腐皮原是豆腐制作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副产品,到明代已有明确记载。豆腐皮,一名豆腐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
金华佛手
新春佳节,在堂屋间、会客室摆设一两盆金华佛手,它那清雅别致的形状以及散发出来的幽香,令人心旷神。金华佛手雅俗共赏,讨人欢喜。
金华佛手盛产于金华罗店一带。民间相传,只有引用双龙洞的水浇灌,金佛手才能开花结果。历史上唯有罗店盛产佛手,这与独特的自然环境不无关系。罗店在秀丽的北峰山下,山势余脉形成一条条坐北朝南的山垅,北方寒流被北山挡住,南方海洋性气候顺垅而来,造成一个向阳透风的小气候。
磐安云峰
磐安云峰茶产于浙江省磐安县大盘山一带,这里山高水秀,林密雾重,泉水潺潺,幽兰溢香。年平均温度16.1℃,有效积温5030℃,年降雨量1570毫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厚度达50~100厘米,有机质含量达3.5~14.8%,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云峰茶品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宋时,玉山茶农为纪念许逊的功绩,尊称许逊为“真君大帝”,在茶场山之麓建造茶场庙,塑像朝拜,并在茶场庙附近设置茶场。从此玉山古茶场成为榷茶之地,历代设官监之。清时,玉山名士周昌霁主持重修的茶场庙,赶茶场习俗开始形成并延续至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金华彩陶
金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婺州窑所在地。
远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末期,这里就出现了古瓷器生产,在中国陶瓷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婺州窑(现婺城区)到了晋代,就已进入挂彩工艺新阶段。金华彩陶,是在婺州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彩色陶器制品。
浦江桃形李
浦江桃形李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的特色水果产品之一,核肉分离、肉细松脆,口感清爽,酸甜可口。
传说:相传当年孙悟空在仙果山偷吃蟠桃,吃得津津有味,不小心将吃剩的桃核丢到了人间,在浦江境内长成了这种貌似孙悟空脸型的猴面李。所以,当地农民把桃形李称之为“猴面果”。
磐安金樱子酒
磐安是中国著名的药材之乡、香菇之乡。萧统曾隐居大盘山,潜心编撰《文选》。陆游则留下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千古绝唱。
磐安金樱子酒在宋代的《开宝本草》及明代的《本草纲目》都有过专门的记载,书上记载其具有“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等功效。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