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特产有孔雀草、棒棒鸡、竹叶青茶、薛涛笺、糯米蒸排骨、跷脚牛肉、藤椒鸡、峨眉竹叶青、白宰鸡、峨边竹笋、沐川猕猴桃、锅贴鸡片、五通桥五香虫、菠饺鱼肚、李家山绿茶、甩菜、五通桥豆腐乳、黑竹沟藤椒、峨边核桃、峨眉香橙、黄鸡肉、辣椒蟹、火烧洋芋、夹江国画纸等特色产品
雪磨芋
雪磨芋最初是峨眉山上的和尚自制的素食品。以后经过不断调整配料比例,严格掌握质量标准,遂成为著名风景区峨眉山的特产之一。
每年峨眉飞雪,金顶冰冻之时,正是制作雪磨芋的黄金季节。制作的方法是,先将磨芋粉、大米粉各半混合,百斤中加纯碱四斤,添水搅成糊状煮熟,盛入木箱,待凝固后切成片块,摊在木板或竹垫上放置露天坝上,夜晚冻结,白天溶化,待水分蒸发,遂成千块。
黑竹沟藤椒
黑竹沟藤椒,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峨边彝族自治县志(1988-2003)》记载:“黑竹沟藤椒是调味佳品,又是香辣酱的主要原料之一,从1999年开始,全县共建了333.3公顷的基地,同时兴办了‘刘氏香辣酱厂’做为藤椒发展的龙头企业”。黑竹沟藤椒近代发展迅猛。
手杖
著名的手杖产在剑阁、垫江和峨眉山。剑阁手杖是驰名中外的手工艺珍品,有木杖和籐杖两种,每根杖料非数十百年不能长成,全在深山老林之中,根根籐木来之不易。
从制作工艺讲,剑阁杖分自然杖和雕刻杖两类。自然杖多为籐料,有降筋籐、空心籐和金刚籐等,取其苍劲奇突的自然形态;又有黑塔子、红檬子等木质材料,取其别致纹理和美丽色泽。
东坡墨鱼
东坡墨鱼并非乌贼,而是四川乐山出产的一种身圆眼小、皮黑鳞细、刺少肉嫩的鱼。
传说宋代诗人苏东坡在乐山凌云寺读书时,常在凌云岩下的岷江边上洗砚,鱼食墨汁,皮色变黑,后人景仰诗人,就称这种鱼为东坡墨鱼。
峨眉糕
峨眉糕产于四川著名风景区峨眉山。
峨眉山是佛教胜地,过去,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上山下山要好几天时间,于是一种携带方便供信徒充饥的糖糕应运而生。开初用红糖、糯米制作,叫“黄糖糕”。到明代,糕内加入百分之四十黄豆粉,改名为“黄豆糕”。
夹江豆腐乳
夹江豆腐乳,是用豆腐进一步加工做成的。
先将豆腐压成豆腐干,切成小方块进入恒温室内发酵,待长满鹅黄细绒毛后取出晾干,裹上一层用花椒、八角、肉桂、红米等十多种香料和食盐混合的调料,放进瓦坛,倾注六十度白酒浸泡。
宋笔
乐山毛笔素享盛名,过去制作的龙须、凌云、玉峰等十四种优质书画笔,更受到书画界人士的称道。新制作了一种“宋笔”,笔毛是从峨眉山区各种兽毛中经过严格挑选,精工制作而成。笔型采用柳型长锋,配以古铜色笔杆,显得素雅美观,古色古香。
“宋笔”可分为三类:一是软型,以柔毫为主,配以适当的健毫,蓄墨饱满,使用起来酣畅、淋漓、浑润;二是中型,以健毫为主,配以柔毫,蓄墨适度,书画皆宜,所作线条,荣中见枯,枯中见荣,苍劲古朴;三是硬型,以刚毫为主,配以少量健毫、柔毫,最适宜画山水。
峨眉茶
峨眉山山势巍峨、古木参天、烟雨濛濛,溪流涓涓,特别是在山中黑水寺、万年寺一带,气候尤其湿润,适宜茶树生长。峨眉茶与蒙顶茶同为珍品。从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峨眉”的诗句看,远在宋代,峨眉茶已名噪一时。
据说今之“峨蕊”即古之“白芽”。每年清明前七日,当茶树一芽一叶从枝头长出,就轻轻摘下,经“杀青”、“三炒三揉”和“烘干”等工序制成。精工制成的峨蕊,条索卷曲纤秀,白毫显露,黛绿悦目,清香沁人。
夹江国画纸
夹江县位于风光绮丽的青衣江畔,是四川久负盛名的纸乡。
远在宋代,紧邻夹江的眉山,是巴蜀三大木版印书的中心之一,传说用的就是夹江纸。据记载,夹江造纸,在明代便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到清代列为“贡纸”,并由朝廷“钦定”为“文闱卷纸”,作科举考试之用。
沐川猕猴桃
沐川猕猴桃是四川省乐山市沐川的特色水果产品之一,果皮薄、果点小而细,果肉细嫩,浓甜清香。
沐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长江上游岷江、大渡河、金沙江之间的三角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凉,雨量充沛,阴雨寡照,该自然条件使得沐川地区十分适宜猕猴桃的生长和结果。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