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特产有酸菜鱼、灯影牛肉、羊肉格格、东柳醪糟、杜仲腰花、姜葱螃蟹、三汇特醋、龙会红桔、红海游龙酸辣粉、达县苎麻、万源老腊肉、大竹秦王桃、桃花米、巴山大曲、珍珠元子、达川功夫牛肉、开江麻鸭、大竹苎麻、大巴山黄牛、鱼香茄花、小煎仔鸡、宣汉漆碑茶等特色产品
灯影牛肉
四川把皮影叫做灯影。达县产的灯影牛肉,色红、片薄,放在灯光下能将本身的红色映在纸上或壁上,象灯影一样,因此名叫灯影牛肉。
传说在清代光绪年间,达县有一位专制腌腊食品的厨师,将牛肉片成大张薄片,用盐腌制后,拌上丁香、广香、肉桂等多种香料,平铺在竹制答箕上,用暗火烘烤,烘到肉片干硬酥脆,再刷上一层麻油,金黄明亮,具有麻辣脆香的特殊风味。
红桔酒
渠县产的渠江牌优质红桔酒,属于低酒高糖类的果酒。酒液如红桔果肉的天然色泽,香气自然,酸甜适度,后尾柔和,特别是含有优美自然的原果风味,饮后满口留香,令人神爽。
红桔酒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特产的优质红桔,精选充分成熟果体完整、直径在五十毫米以上的甲级果,经过去皮、去筋、去核、取汁,放入瓦缸中加酵母低温发酵后,再加上适量的蜂蜜、白糖、冰糖、鸡蛋等辅料,密封存放一年左右,再过滤,灭菌,包装即为成品。
渠县黄花
黄花,叶似兰草,花如金针,故又称金针菜。它有利尿、镇静、解闷和预防晕船、呕吐等作用,古人把它叫做“忘”。三百年来,四川渠县生产的黄花,素以色泽黄润,香气浓馥,肉质肥硕,根条柔长著称。
渠县黄花种植历史悠久。清同治三年(1864年)成书的《渠县志》“食货之属”载有“金针”之名,由此说明渠县已有黄花菜的种植了。
三汇特醋
三汇特醋棕黄微赭,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有开胃健脾、杀菌消炎、驱虫止痛、降低血压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功效。
早在明代末年,渠县三汇镇上就有小型醋作坊,延至民国时期,三汇镇上寇、谢、李三家所产的醋,已远近闻名。一九三二年,三汇镇在京求学的李伯伦,放弃学业返乡酿醋。
大竹苎麻
有“中国苎麻之乡”美誉的达州市大竹县,盛产全国品质最优的苎麻,鼎盛时期,种麻面积达20多万亩,大小麻纺厂23家,苎麻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惠及30多万麻农。
据1987年版《四川省大竹县志苎麻志》(以下称《苎麻志》)记述:“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以其宗姬封于巴。其地桑、蚕、麻、苎、黄润(细麻布)等皆纳贡之。’”大竹地域其时正属巴国。
达州脆李
达州脆李是四川省达州市的特色水果产品之一,青脆饱满,皮薄汁多,甜脆爽口,营养丰富。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热量资源丰富,雨热同期,无霜期300天左右,该自然条件使得达州地区十分适宜脆李的生长和结果。
甘棠馓子
甘棠馓子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的特产。
开江素有吃馓子的传统,其中又以甘棠的最引人注目。开江甘棠馓子在用料和调味上更接近于开江人的口味,所以也就更加具有开江特色。
渠县刘氏竹编
渠县地处四川东北部,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尤其盛产慈竹,为竹编工艺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渠县竹编工艺便以渠江镇为中心,流布于渠县境内,如今,竹已成为渠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渠县有2300年的竹编历史,刘嘉峰祖上三代都是渠县竹编匠人。刘氏竹编精选优质慈竹为原料,有的以陶瓷为胎,依胎编织而成各种瓷胎竹编花器、茶具;有的以各种书法及绘画为题材,精心编织成各种竹编字画等竹编工艺品。
广柑酒
渠县产的。“渠江牌”优质广柑酒,是高糖度的浓型果酒。酒色晶亮透明,有鲜广柑的浓郁芳香;酒味鲜甜、柔和,后味绵细、持久。
渠县广柑酒系选用当地优质广柑为原料,经清洗去皮、破碎取汁、加酵母发酵、杀菌、陈酿等十几道工序制成的发酵果酒。主要原料有果汁、冰糖、蜂蜜等,经过加香后陈酿九十天,以协调香味,使各种成分融合一体,再抽取清液调整成分,再陈酿一年,便成为成品酒,酒液鲜香,品质醇厚。
大竹香椿
大竹县是“中国香椿第一县”,成片种植面积近11万亩,大竹香椿被列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椿芽被誉为“树上蔬菜”,不用化肥农药,纯天然绿色食品。
香椿芽入撰历史悠久。民间使用香椿始于汉代,唐代时香椿已被列为“贡品”。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