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特产有剑南春酒、绵竹大曲、菊三七、中江挂面、罗江豆鸡、咸干花生、广汉缠丝兔、八宝油糕、老战士酒、中江丹参、鳝鱼鸡蛋卷、绵竹木版年画、广汉松林桃等特色产品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典型的川味凉拌菜。将卤牛肉和卤牛肚、牛心、牛舌切成薄片,再拌上多种混合佐料,具有色泽油亮、喷香扑鼻、麻辣回甜、油润爽口的独特风味,成为四川著名小吃之一。
早在五十年前,成都少城长顺街一带有一对夫妇,每天提篼挎篮,走街串巷,在旅馆、酒店兜售用卤水煮过的片薄、透明的牛肉肺片,拌以酱油、辣油芝麻等佐料,色泽金红发亮,麻辣鲜香,十分可口。
剑南春
就原料和香型而论,剑南春和五粮液可以说是一对“姊妹酒”它们都是用同样五种粮食酿成的浓香型曲酒。但在工艺和口味上又有不同的风格。剑南春采用“红糟盖顶,低温发酵”工艺,酿出的酒,芳香浓郁,醇和回甜,清冽甘爽,余香悠长,与五粮液比较,各有千秋。
剑南春的产地在绵竹。绵竹是唐朝剑南道的一个大县,唐人习惯以“春”称名酒。相传,诗人李白解貂裘换的美酒,就指的是唐代剑南道绵竹县生产的“剑南烧春”。清代康熙年间,陕西三元县朱煜等四名酿酒技工移居绵竹,汲取县城西南的清泉水,仿效陕西略阳酿酒的方法,酿出酒味醇厚的绵竹大曲,名闻全川,并按唐人以“春”称名酒的惯例,将产品取名为“剑南春”。
中江挂面
四川中江挂面,创于宋,盛于元,明代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御面”,清代以来称为“银丝面”,条细如丝,柔滑可口。
相传,中江曾有一任县官爱食面条,但嫌赶制的面条粗硬,甚不满意。一天厨师在从汤锅中捞取炖熟的羊头时,见肉汤连成一条细线受到启发,便把羊头骨固定起来,在眼骨眶中插上两根竹筷,试着把揉成条状的面团,挂在竹筷上轻轻拉扯,面条拉得很细,用肉汤煮熟,柔滑可口,受到县官夸奖。
中江八宝油糕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八宝油糕是中江县传统名小吃,久负盛名。
相传八宝油糕是皇帝的贡品,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江县的传统糕点。王承学年逾花甲,和老伴在一条小巷过道卖油糕。他们在巷子里搭起阁楼,起早贪黑地制作美味油糕,日销售量可达四百余斤。
松林桃
松林桃是四川省德阳市广汉的特色水果产品之一,外观鲜润,个大饱满,肉腻汁多,清甜润泽,脆甜可口。
松林桃主要分布在松林的浅丘地区,已有100多年的种桃历史。2002年,“松林桃”经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该地水、土、空气等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条件,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绵竹年画
绵竹县位于四川西部,境内盛产绵竹,唐代诗人杜甫曾写诗称赞说: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绵竹,节长枝密,竹质柔韧,是造纸的优良材料,故绵竹县被誉为“竹纸之乡”。
相传,绵竹年画是由门神画发展演变而来的。过去,四川贴门神之风盛行,几乎“逢门必贴”,现在农村还可看到白脸的秦琼和黑脸的尉迟敬德,一个持鞭,一个抱锏,威风凛凛地守卫在大门两边。
罗江豆鸡
豆鸡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豆制素菜。素菜称之为鸡,是因为它的营养价值和滋味均可与鸡肉比美。
在制作豆腐过程中,豆浆表面凝结有一层油皮,四川民间呼之为豆精。将豆精摊开,均匀的抹上酱油、菜油、芝麻面、花椒粉混合的佐料糊,卷成圆筒,再压成长四寸、宽八分、厚四分的长方块,上笼蒸透,使佐料浸透层层豆油皮,然后取出晾干,横切成片而成。
中江花石
人们在笺纸上从事书法艺术时,离不开另一种文具一镇纸。中江花石是四川最好的镇纸。
中江花石产于县城东南的元武山。北宋时,县令程建用给苏东坡的信上说:“元武,在邑东,…其下有渊,渊前后石大如拳,小如弹,连延五七里,有龟甲之纹者,有蛇蟠之形者,滨江之民,琢之以售于好事。”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由青辣椒、油酥花生米和鸡脯肉三者合一爆炒而成的。
传说在清代光绪年间,曾任四川总督的丁宝桢,生前封“太子少保”,死后赠“太子太保”,人们尊称他为丁宫保。丁宫保莅任后,在一次宴会上,侍者端上加有油酥花生米的青椒鸡丁,丁保桢觉得特别好吃,就问主人此菜何名。
天府花生
天府花生产生于四川德阳、宜宾等县,是土产品中的新秀之一。
德阳县地处川西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特产一种果仁硕大,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含量比其它花生都高的鹰嘴花生,历来受群众欢迎。它的特点是外壳洁白,犹如新鲜花生,果仁入口,焦香稣脆,风味别致。在密封条件下,久贮不反油,不腻味。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