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特产有黄山头酒、笔架鱼肚、白云边酒、三丝春卷、千张肉、早堂面、无铅松花蛋、宜昌蜜桔、洪湖莲子、金漆盆盘、八宝鸡腿、桔羹汤圆、洪湖豆皮、酥黄蕉、江陵荆缎、太阳鸡、散烩八宝饭、新堤鸡蛋糕、五香豆豉、荆州甜酸独蒜、荆州雪茄、洪湖红白莲、湖北九黄饼等特色产品
江陵九黄饼
江陵九黄饼源于东汉,是江陵食品厂制作的一种传统糕点,闻名全国,受到各地群众的欢迎。
传说,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费长房的道士,能未先知。有一天,他预言徒弟桓景家中在二九相重的日子(即农历九月九日),要遭大难。桓景按照师傅的指教,在九月九日领着全家人佩茱萸带干粮到高山上去饮菊花酒,以避劫灾。
牛肉抠饺子
牛肉抠饺子是沙市传统的风味名贵小吃。选用优质籼米做皮料,将牛肉去筋、剁碎,加调料制馅,精工细作,用热油汆炸两次而成。饺子口小肚大,形似民间常抠用的泡菜坛子口,“肚内”牛肉馅多。饺皮酥脆,落口化渣,馅心鲜香,余味无穷。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给财主放牛,经常饿肚子。有一天中午,他饿急了,使宰了一头小牛,找个坛子煨牛肉吃。吃过牛肉,朱元璋跑回去对财主说:小牛拱了地。财主不信,跑到野地里去看,只见半截牛尾巴朝天翘着,他用力一立,土地公公学着小牛哞哞地叫,财主信以为真,说:“牛真的拱了地哩。”
沙市甜独蒜头
沙市原属荆州,所以沙市甜独蒜头又叫荆州甜独蒜头。其原料原是一种野生的大蒜,圆滚滚的,不分瓣,一颗是一个整体,可以入药治病。后为菜农引种,成为荆沙地区特产的蔬菜。
甜独蒜头的生产,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乾隆年间,甜独蒜头是荆州城“将军府”内酱菜珍品,为王孙贵族所独享。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将军府”内制作酱菜的师傅迁居沙市,甜独蒜头的腌制方法,才逐渐传到民间,并且成为商品应市。
白云边
“白云边”系用优质高作主料,沿用我国传统的固体蒸溜法酿制。它集茅台式的酱香、泸州老窑式的浓香、山西汾酒式的清香三种香型于一体。闻为清酱香,进口为浓香,回味为酱香。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首七绝,是我国唐朝大诗人、酒仙李白在公元七五九年从巫山至岳阳途中遇诗人贾至和族叔李晔,三人在洞庭湖边乘舟饮酒的即兴之作。
石首鸡茸鱼肚
石首鸡茸鱼肚这种名菜,最难得的是它的主要原料石首笔架鱼肚。“此物唯独石首有,走遍天下无二家。”
石首位于长江中游。长江由西到东,横贯其境,蜿蜒两百多里。长江流域主产的鲄鱼在石首县境长得特别肥美,长有一米多,重达七、八斤至二十多斤,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上等食用鱼。
荆江麻鸭
荆江麻鸭的中心产区位于洞庭湖滨、地处江汉平原的监利等县。荆江麻鸭在监利一带的饲养历史悠久它的形成、发展与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足、饲料丰富等良好自然条件有关。
荆江麻鸭体小而结实,颈长而灵活。羽毛紧凑,色泽麻黄,颈下黄褐相间,全身呈褐色斑纹,少数为全白或全黑,声音宏大。公鸭羽色较深,头,颈上端呈墨绿色并有翠金光泽,声音略显嘶哑。
湖北淡水贝雕
我省江汉平原的荆州地区,河湖港汉星罗棋布,淡水贝壳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淡水贝形状扁平,明净晶莹,具有质朴无华的自然美。洪湖、沙湖、沙市三家工艺美术厂的贝雕艺人,对淡水贝的天然色质独具慧眼。
湖北淡水贝雕题材多样,玲珑剔透,保持了淡水贝素雅和谐的色泽,有一种纯朴自然而又含蓄传神的艺术风格。沙湖贝雕《黄鹤楼》、沙市贝雕《东坡赤壁》,采用国画构图,借用牙雕镂空、透雕技法,工艺精湛古朴端庄,曾多次送往北京和国外展出。
公安葡萄
公安葡萄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的特色水果产品之一,个大汁多,皮薄、糖分足,口感好,入口甜香。
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该自然条件使得公安地区十分适宜葡萄的生长。
荆州锦缎
荆州锦缎是一种鲜艳精美的传统丝织品。它在丝织品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径面嵌花,在图案上以万字栏杆、麦菱(宝子)、曲线回纹等典型的楚图案为主,另配寿桃、精锦鹿、福象等古雅画面。
唐朝诗人李白漫游荆楚时,曾在《荆州歌》中写道:“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由此可见当时荆州民间养蚕缫丝之风很盛。据《唐书地理志》记载,公元七六0年,江陵以“方纹菱”向唐肃宗进贡。
江陵散烩八宝
江陵散烩八宝,亦称八宝饭,是清朝末年宫廷名厨肖代创制的,专供慈禧太后食用。后来,肖代流落江陵,在聚珍园餐馆制作八宝饭,遐迩闻名。餐馆的几代老板一直保守烹调这种八宝饭的技术秘诀,独家经营。
江陵散烩八宝,是用糯米、红枣、莲子、苡仁、桂元肉、蜜樱桃、瓜子仁、糖桂花、蜜冬瓜条等蒸熟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它色泽光亮,香甜滋润,油而不腻,有“浅盏小酌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的赞语。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