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特产有蕲艾、武穴酥糖、英山云雾茶、罗田板栗、红安大布、蟹黄鱼翅、一叶草、黄梅挑花、罗田苍术、麻城老米酒、茅山马口螃蟹、罗田甜柿、九资河茯苓、罗田金银花茶、武穴佛手山药、荆王府酒、散花藜蒿、黄梅禅茶、黄州烧梅、望天湖胖头鱼、赤壁东坡饼、麻城茶油等特色产品
罗田板栗
罗田板栗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的特色干果产品之一,生食清香,熟食甜滋,肉质松脆,其味甘香。
罗田板栗生产的历史悠久。据《罗田县志》记载,早在唐代,罗田就盛产板栗“栗有三种,曰板栗、曰锥栗、日茅栗板栗谓之大…相传罗田板栗在二百多年前就远销到南洋,被誉为“人参果”,作食用,亦作药用。
英山云雾茶
英山茶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总产量居湖北之首,是湖北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据志载,早在唐代英山生产的“团黄”和“圻门”茶与安徽霍山的“黄芽”同称淮南“三茗”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雷家店是“英山云雾”茶的发源地。“村村建基地,户户有茶园,山山出佳品,季季产名茶”,其规模、质量和效益在鄂东首屈一指,是远近闻名的茶叶强镇。
武穴桂花酥糖
武穴桂花酥糖,产于广济县武穴镇,是鄂东风味名点之一。
武穴桂花酥糖,原名桂花董糖。相传明代广济有一位姓董的人,很孝敬母亲。有一次,他的母亲生了病,咳嗽不已,数日不进饮食。他访问邻里和名医,用熟芝麻粉、桂花糖等调制一利酥糖给母亲吃,其母食后,食欲渐增,病情好转。
黄州东坡肉
用猪肉做出的菜,最出名的要算“东坡肉”了。在杭州、在四川,东坡肉都是上等名菜。云南大理的少数民族在结婚时还有新娘新郎合吃“东坡肉”的习俗哩!
东坡肉的来历直接联系着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段经历。苏轼在公元1080年被贬到黄州,因在黄州的东坡躬耕而自号东坡居士。那时,黄州肉做得不好吃。苏东坡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炖肉的方法,写了一首《炖肉歌》:“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焰烟不起。
黄梅挑花
黄梅挑花,挑织精巧,素净雅观,历史悠久。传说宋代,黄梅农家妇女始有用挑花装饰头巾的习俗,人称“挑花头巾”约在明朝中叶,流行于黄梅下乡百里棉区,数百年来,久盛不衰。
黄梅挑花著名的传统题材有“鸳鸯戏水”、“七仙女下凡”、“游龙飞凤”、“福禄寿喜”、“八狮抢球”、“鲤鱼跳龙门”、“观音坐莲”等等。传统图案多是向心式结构,中间大而集中,四周小而分散,布局有致,烘托强烈,构图生动,古朴有韵。
宋埠纸拉花
麻城县宋埠工艺美术厂生产的纸拉花,是一种精美的纸制手工艺品。花样新颖,品种繁多,颜色鲜艳,精巧美观,是美化室内外环境的理想装饰品,也是儿童喜爱的一种玩具。
宋埠纸拉花是用精选的高级纸张,经过设计、制板、染色、冲压、粘贴等工序精心制成,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风格。这种纸拉花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折叠起来只不过是一厘米厚的小纸板,拉开则是奇妙美观的花灯、花瓶或花朵,非常逗人喜爱。
红安瓮子粑
瓮子粑又名绿豆糯米粑或油炸绿豆粑。制法是把绿豆煮熟,捣成豆沙,捏成丸子作心,再把糯米蒸熟,捣成泥状,作为皮子,包上豆沙丸子,放进瓮子里按成圆饼,最后放进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即成。
红安瓮子粑的历史比红安建县(明代嘉靖年间)的历史还长。据说唐朝后期,红安一带遭灾,人烟稀少,唐王朝便从江西移民,带来了吃瓮子粑的习俗。当地传说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就是在红安喝了杏花村的酒、吃了瓮子粑以后写的。
蕲春油姜
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省蕲春县,盛产一种色泽金黄、嫩脆可口、芳香微辣、味甜鲜美的传统土特产“蕲河牌”油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久食姜,有去臭气、通神明、调阴阳、归五脏、除风邪、御寒热、止呕吐、止咳痰、可益寿、能延年”的好处。“医圣”之言,使民间种姜、食姜的风气渐浓,有“人不可百日无姜”之说。
绿毛龟
绿毛龟产于湖北蕲春县,亦称蕲龟,与蛇、蕲竹、蕲艾并称为“蕲春四宝”。
绿毛龟的形体与普通乌龟相似,但较小,一般在一市斤以内。特点是背上长有绿毛,好象青苔,长约四五寸。绿毛中有金钱。在旱处,绿毛紧贴龟背;置水中,绿毛散开,飘浮水面,煞是好看。
岚头矶工艺陶
岚头矶位于春县西南部,长江北岸,与工业城市黄石市隔江相望。这里的工艺陶器历史悠久,始于明朝洪武二年,盛行于明清。
岚头矶工艺陶,传统产品有刻花云缸、酒具、烘炉、油壶等,造型古朴大方,釉色浑厚凝重,尤以刻、堆、描、贴花装饰手法最具特色。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