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特产有芜湖铁画、无为板鸭、砀山酥梨、剔墨纱灯、无为送灶粑粑、鸠江腐乳、南陵贴木画、芥菜圆子、弋江贡篮、南陵紫云英弋江籽、鑫马珠宝等特色产品
芜湖梳打饼干
芜湖梳打饼干,是芜湖市食品厂的产品。
这种饼干的生产方法,由西欧传入。它以富强粉、奶油、猪油为主要原料,运用生物发酵原理,分解面粉中的淀粉与蛋白质,使之成为人体易于消化并吸收的低分子营养物质。梳打饼干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香味独特,食之酥松爽口,尤其适合儿童、老人、病员食用。
繁昌长枣
繁昌长枣,是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特产水果之一,果皮薄,果肉绿白色,可食率高达98.3%,品质极上。
繁昌长枣距今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曾作为“贡品”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民国初年,被列为安徽主要特产,经香港出口,“畅达南夷”(今年东南亚一带)。
无为熏鸭
位于长江与巢湖之间的水乡无为县,以“游牧”放养的群鸭甚多。这些鸭,从早稻收割起,成群结队,顺江而下,食小鱼虾、螺蛳、田蛙,成肥快,体大肥壮。当地厨师用这样的鸭子做成的无为熏鸭,二百多年来以肥嫩醇香、风味纯美而驰名。
无为熏鸭又称无为板鸭,相传是祖居无为的回族同胞创作的清真名食。它选用当年每只四斤以上的肥壮鸭,配以丁香、八角、桂皮、小茴、花椒、姜、醋等多味调料制成。
芜湖三刀
芜湖的剪刀、菜刀、剃刀,简称为“三刀”。它们的特点是:刃口锋利,制作精细,经久耐用,价廉物美。
芜湖的剪刀,“硬剪铜皮不卷口,软剪丝绸不打滑”。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芜湖剪刀参加南洋赛会,获得了甲等银牌和奖状。宣统年间参加杭州赛会,又获得甲等金牌。
无为纱灯
纱灯,属于花灯范畴。花灯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唐。
无为县的纱灯起于明代。相传,那时无为县出了一个状元,他得中之后,回归故里建造府第,要用纱灯点缀厅堂。于是,他令工匠仿照宫廷纱灯样式制作。从此,无为县开始制作纱灯。
毛峰熏鲥鱼
鲥鱼形长而扁,一般每尾三斤左右,鳞白如银,富有脂肪,味极鲜美。每年春夏之交,端午节前后,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内能捕到,故名鲥鱼。这种鱼离水即亡,因而很是珍贵。
过去历代皇帝均爱吃鲥鱼,在渔人未下网时,就派“官人”和驿马在岸上等,限令时辰送到京城,供他享用。明末诗人吴嘉纪的《打鲥鱼候》诗曰:“君不见金台铁瓮路三千,却限时辰二十二。
皖南工艺竹编
皖南山区盛产竹材,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细软坚韧,为发展竹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早在唐、宋时期,徽州、池州、宣州一带就编制美丽的竹编工艺品。到了明代,竹编工艺技巧有了新的提高,编织工艺发展为密织编法和空花编法两大类。
竹编品种较多,有礼篮、礼盒、礼箱、礼盘、花瓶等,还有参加科举考试用的“考篮”、陪送女儿出嫁的“夫妻篮”、外孙将要出世时送的“送生篮”,并有提花竹席、厅堂屏风、神龛帐帷等,远近闻名,皖南竹编工艺品的花色品种繁多,例如箱、包、瓶、罐、盘、盒、篮、动物、水果、屏风、花缽套以及镜框、花盆架、蟋蟀笼……真是应有尽有。
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线条优美、画面清晰、形态逼真,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铁画创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芜湖著名的铁匠汤天池,技艺高超,喜爱国画,他同名画家萧云从为邻,“日窥其泼墨势”,久而久之,精通画理,以铁作墨,挥锤当笔,制成一幅《竹子》铁画,当时称作“铁花”。
芜湖瓜子
芜湖市被人们称为“瓜子城”,大街上、小巷里都有商店、摊贩出售炒熟的西瓜子。当地人多数家庭平时备有瓜子,以作待客聊天的佳物好客的主人把瓜子作为芜湖特产馈赠友人;到芜湖这个江城旅游或路过的旅客,以能够在此购到品种繁多的瓜子而感到不虚此行。
芜湖瓜子品种多,炒制的瓜子饱满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一嗑三开,甜中有辣,辣中兼香,细细品味,余味异常。
湖彩松花蛋
这种皮蛋,容易剥壳,很少搭壳或破碎。
湖彩松花皮蛋,早在六十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张义昌的常州人来芜湖市开办了一个“张义昌皮蛋坊”,后倒闭。到1942年,由张蕴德等人办起了“协兴昌皮蛋坊”,手工操作,产量低,但所制的皮蛋质量好,还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