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特产有扬州炒饭、牛皮糖、扬州漆器、清炖蟹粉狮子头、三丁包子、扬州玉雕、扬州酱菜、高邮双黄蛋、翡翠烧卖、邵伯龙虾、江都花木、秦邮董糖、蜜饯捶藕、火腿炖肘子、宝应荷藕、江都方酥、嘶马拉豆腐、江苏扬州剪纸、扬州刺绣、扬州八刻、江都河豚、鲁垛乱针绣、曹甸小粉饺子、馋神风鹅等特色产品
扒烧整猪头
我国古代,有以整牲祭祀的习俗,后世则以猪头等代之。祭完毕,将猪头烹而食之。猪头有三大特点:第一皮上皱纹多,去毛剔脏颇不易:第二,体积大,不去骨很难烹制:第三,有一种特殊的臊膻味。扒烧整猪头是一道工艺很复杂的功夫菜。
我国制作此菜至少有一千四五百年历史了。开始是笼蒸,后来是白汤煮,而后烧炖。扒烧是明、清以后才有的制法。扬州扒烧整猪头特别讲究洁净,以无膻气为上。中晚清时,扬州又以瘦西湖畔的法海寺所制作的扒烧整猪头为最负盛名。
刀鱼
刀鱼,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鱼类。它体型狭长而薄,颇似尖刀,故称“刀鱼”。肩耸乍惊雷,腮红新出水。笔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河豚愧有毒,江鲈惭寡味。这是宋代名士刘宰在为友人饯行的刀鱼宴上作的盛赞刀鱼的诗。
刀鱼肉质细嫩,腴而不腻,味道鲜美。刀鱼在产卵之前,一般鱼腹贮有大量鱼卵,这种鱼卵含有磷酸盐及钙质为人脑及骨髓的良好滋补品。鱼卵中还含有大量的甲种维生素及丁种维生素,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必需养料。
三套鸭
江苏水乡,历来多鸭,养鸭、食鸭均有丰富经验。扬州三套鸭是脍炙人口、别具一格的传统的地方风味菜。
三套鸭用家鸭、野鸭、菜鸽套制。家鸭肥,野鸭鲜,鸽肉嫩,鸭中套鸭,三禽合食,一菜三味,其滋味之美可想而知。三禽相套,整体出骨需要有较高的操作技巧,制作新奇,在全国菜典中仅此一例。
扬州漆器
扬州是我国漆器的重要产地之一。
据考古工作者所发掘的文物证明,早在战国时,扬州就有漆器产品,到了西汉,漆器工艺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其精美程度可与马王堆出土的漆器相媲美。以后,历代艺人又不断创新发展。
剪刻纸
剪刻纸艺术来自民间,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但南北风格各异,素有“北雄南秀”之分。我省的剪刻纸,以扬州、南京、南通、金坛的较有名,艺术风格各有所长,产品各具特色,犹如艺术百花园中的四枝奇葩,争奇斗艳,竞相生辉。
扬州剪刻纸早在公元八世纪就流传于民间。明清时期,扬州剪纸已名扬全国当时的剪纸品主要有窗花、灯花壁花,还有广为人民喜爱的鞋样花。妇女们依照剪纸的花样,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在鞋面上绣成色彩艳丽的花卉图案,作为装饰。
扬州春卷
扬州春卷,皮薄如油纸,透明酥脆,外素内荤,荤素合一,味美无比。它既是宴席上佐酒的著名佳肴,也是人们合家迎春时的应景小吃。
春卷制作比较特殊,而扬州春卷尤为讲究。首先要制好薄如纸的皮和五味调和的馅。皮用精粉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制作。要选五花猪肉、芽笋、韭黄、虾籽等作为馅心原料。
扬州五丁包子
说起吃点心,首先就要想起闻名全国的扬州富春茶社的五丁包子。
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有一次亲临扬州,要尝尝扬州的茶点美味。当时,扬州包子有这样一些品种:大肉包子、肉丁包子、豆沙包子、白玉包子、素菜包子、蛋黄包子、虾仁包子、蟹黄包子、菜肉包子。
咸鸭蛋
江苏腌咸蛋,历史悠久,在北魏时,已有比较完整的经验。《齐民要术》云:“浸鸭子一月任食,煮而食之,酒食俱用,咸则卵浮。吴中多作者,至数十斛。久停弥善,亦得经夏也。”
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以敬客。”可见乾隆年间,高邮咸鸭蛋已为席上珍品了。
扬州通草花
扬州通草花是一种别具风格、雅俗共赏的民间工艺品,始作于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制作通草花,以中药材通草为原料。通草是“通脱木”茎中的髓,呈圆柱形,质地松软,颜色洁白,晶莹光泽,易于吸色。制作时,艺人根据真花的颜色,加以染、喷、点色,一般先着色,后作花。
泾河西瓜
泾河西瓜是江苏省扬州市宝应的特色水果产品之一,瓜瓤红色,瓤质脆嫩,汁多爽口。
泾河镇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以河为名,泾河历史悠久,东汉三国时即有此河。据《淮安府志》载:明正统五年(1440年),修泾河坝,以通舟楫。景泰初,建闸置仓,交兑盐城清县漕粮。《山阳县志》中有“泾河铺”、“泾河东坊”、“泾河桥”、“泾河关”等名称。
仪征绿杨春茶
仪征绿杨春是中国传统名茶,其特质为“汤色翠绿、味香醇厚”。茶树适合生长在pH值小于7,一般在5.5至6之间的酸性土壤中,主产区仪征捺山等周边地区属于丘陵地带,都非常适宜茶树种植。
扬州的“绿杨春”尽管只有20多年生产史,但生产工艺不断创新,茶质也不断提升,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特别是新茶,汤色和茶叶都绿得诱人。如今,扬州“绿杨春”已得到城区消费者的认可,也逐渐被江都、泰州等周边县市茶客所接受。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