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产有苏烟、南京香烟、活珠子、蒸饺、紫背天葵、茴香豆、南京云锦、南京雨花石、秦淮八绝、南京盐水鸭、油炸臭豆腐、芦蒿炒香干、枸杞头、南京板鸭、南京雨花茶、南京桂花鸭、金箔画、南京剪纸、状元豆、香肚、南京绒花、南京仿古牙雕、糕团小点、固城湖螃蟹等特色产品。
雨花茶
雨花茶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它美丽而动人的名字,和名闻中外的雨花台联系在一起。这里出产的茶叶,便被命名为“雨花茶”。雨花茶是名茶中的后起之秀。一九五八年,为纪念南京雨花台革命先烈而创制。
雨花茶外形圆、绿、紧、直,犹似松针,象征着革命先烈忠贞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南京周围,岗峦起伏,是种植茶树的好地方。这里的茶叶,经加工制成的雨花茶,条索圆直,锋苗挺秀,白毫显露,色泽绿翠,汤色碧而明亮,滋味鲜醇浓厚,香气清雅悠长。
雨花石
雨花石是由硅族砾石和石英族砾石组成前者石质粗糙,色彩单调,没有光泽,如同一般的鹅卵石后者则质坚纹细,呈半透明,光彩夺目,这便是雨花玛瑙,为雨花石的精华。它是由石英、玉髓和蛋白石形成的珍贵宝石,人们一般统称为雨花石。
相传公元六世纪梁武帝时,高僧云光法师在南京中华门外石子岗(又名聚宝山)讲经,感动上苍,落花如雨。花雨入地,变成晶莹温润色彩斑斓的卵石,人们就叫它为雨花石,岗名也因而称为雨花台。这个优美动人的传说,为雨花石的形成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南京咸鸭肫
咸鸭肫是南京著名特产之一,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清朝南京称为江宁府,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入府考生甚多。他们在公园、茶座多喜以鸭肫为消闲助兴之食品。据传,当时有两个广东人,一个开设曹太和中药店,一个开设广福来南货店,发现南京人喜爱把鲜鸭肫腌制起于是,他们在每年鸭子上市旺季,雇人大量加工,分来,留着慢慢吃别在他们店里销售。
南京香肚
南京香肚形如苹果,便于旅行携带,外皮虽薄,但弹力强不易破裂,肉质紧密,红白分明,吃在嘴里香嫩爽口与火腿相比,具有独特风味,既是宴席上的一道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佐食佳品。
据传,在清朝同治年间,南京中华门口,有一家叫庄顶泰号的夫妻店老夫妻两人,无儿无女,自己动手精心制作香肚,虽然配料简单,只加了淮盐等,但由于一只一只地用手在案板上边揉边转,直至肉质紧密,因而以质量好出了名。
陵园西瓜
陵园西瓜是江苏省南京市的特色水果产品之一,瓤呈红色或淡黄色,汁多甘甜,营养丰富。
早在清朝末年,陵园西瓜就已著称于金陵古城。据《金陵志》载:“西瓜是靖康后才传到金陵,开始在金陵朝阳门(今中山门)外马后陵园内栽培,…称为马陵瓜。
洪蓝玉带糕
江苏南京溧水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是国家重要影视基地和农业科技基地,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国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新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发达的交通使之成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区。
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久负盛名的游览胜地,溧水县洪蓝镇无想寺,寺内和尚甚是高兴,当即沏好香茶,奉献上当地特产’白云片糕’,盛情款待。
南京盐水鸭
南京盐水鸭是著名特产,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
据清朝光绪年间陈作霖所著《金陵琐志五种》中的《金陵物产风土志》记载:“垂杨蘸水,掩映鸭栏,此金陵之风味也。鸭非金陵所产也,率于邵伯、高邮取之,么凫稚鹜,千百成群,渡江而南,置池塘以畜之,约以十旬,肥美可食,杀而去其毛,生鬻诸市,谓之水晶鸭,举叉火炙,皮红而不焦,谓之烧鸭,涂酱于肤,煮使味透,谓之酱鸭,而皆不及盐水鸭之为无上品也。
虎皮三鲜
虎皮三鲜是南京名菜。虎皮,并非指老之皮,而是指菜肴表面经油炸后布满皱纹,呈金黄色,如虎之皮。三鲜,指的配有三种鲜美的原料。这里指鲜笋火腿和鸡肉。
虎皮三鲜的主要原料是鳡鱼。鳡鱼形如圆筒,又似木杆,又名黄脊杆儿。因其头骨很硬,头皮呈金黄色,故亦名铜头。此鱼在水中行速很高,冲力大,很难网捉。李时珍曰:“鳡,敢也在水中横冲直撞,颇有点勇敢的样子。
云雾香团
云雾香团,又名香炸云雾,是南京名厨师胡长龄用茶叶制作的一味有特殊风味的菜肴。
我国饮茶历史久远,早在三国时,华佗在食论》中已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但以茶叶作菜,则是近百年来才有的事。清末,浙江有人以龙井茶叶炒鱼片,叫龙井鱼片:用龙井茶叶炒虾仁,叫龙井虾仁。
砂锅菜头
砂锅菜头,又称“砂锅菜核”,是用砂锅制作的以青菜为原料的一只冬令名菜。菜核,指菜的茎梗部分,亦称菜心,以经霜者为最佳。春天青菜起苔时,菜心也很好吃。南京砂锅菜核是用经霜的“矮脚黄”青菜。“矮脚黄”青菜,
用砂锅作菜在江南一带极为流行。同样一种菜,用砂锅做和用铁锅做,风味迥然不同,用砂锅做菜,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成分得到保护。因此,需要用炖焖煨焐方法制作的菜肴往往使用砂锅又因砂锅壁厚,保温性能好,故冬令烧菜也经常使用砂锅。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