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特产有状元红、棠溪宝剑、泌阳花菇、棠河酒、确山全蝎、正阳生猪、确山板栗、正阳花生、正阳水稻、顿岗大米、棠村三粉、平舆白芝麻、确山松花蛋、正阳小麦、平舆县白芝麻、潘记烩面等特色产品。
潘记烩面
潘记烩面碗碗面都一丝不苟,精心制作。汤料中配有多种名贵滋补中药材(大茴、花椒、胡椒等),使烩面香味醇正,营养丰富,具有面筋、肉烂、汤醇、味美的独家特色。
潘记烩面是驻马店众所周知的特色美食,提起潘记烩面馆这个招牌,就得说下潘记烩面馆的创始人潘建安。
上蔡状元红
上蔡县酒厂生产的“状元红”酒,是高粱大曲,遵古方浸制杜仲、当归、牛膝、木瓜沉香、丁香等十八种地道中药材,配以红曲、冰糖精制而成。色泽红润晶莹,质地醇香可口,具有增进食欲、调和血气补中固本、益寿延年的功能。是男女老少四季可饮的最理想保健饮料。
相传,天上有一条苍龙,因爱上卧龙岗龙潭中的泉水,就选择这个地方住下。明朝末年,有人在这里开了一间“福源久”酒店,用甘美的泉水,酿造出芳香扑鼻的好酒,取名“状元红”。
确山板栗
确山板栗是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的特色干果产品之一,色泽美观,涩皮易剥,肉质细腻,口感香甜。
在确山板栗的主产地石滚河乡有一片千年古板栗林,这些古板栗每一棵都是数百年或者千年的树龄。确山板栗栽培历史悠久,从《诗经鄘风》中“树之溱栗,椅桐梓漆”来看,“树之溱栗”的“溱”字说的就是我县境内的臻头河,具体指石滚河镇臻头河两岸的何大庙、焦老庄、袁棚等地。
棠村三粉
棠村镇历来有种植红薯、加工粉面、粉条、粉皮的传统技术,棠村“三粉”中的粉条质地细腻、晶莹透亮、久煮不糊、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高。
棠村三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棠村镇历来有种植红薯、加工粉面、粉条、粉皮的传统技术。清朝时期,该县棠村“三粉”还曾被选为朝廷贡品。所产的粉皮、粉条系列产品质地细腻、晶莹透亮、久煮不糊、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高,属绿色食品。
野里烧饼
野里烧饼,历时已久,明清时即负盛名。民国时,徐友礼在县城东大街经营,故又称徐氏烧饼。
烧饼以清香麻油,生猪肉油和细白麦面为主料,制成圆形,内有葱花、猪油,外涂撒饴糟、芝麻,贴入特制半圆形口向下锅内,下以木炭火烘烤,色泽枣红,质地焦酥柔软,常年供不应求,主要分布在新蔡县栎城野里集古吕镇等。
泌阳花菇
香菇是世界名贵的食用菌珍品,泌阳花菇又是世界一绝:古代谓之山珍,现代又赋予植物食品顶峰的美称,“泌阳花菇”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河南省有名的特产之一。
《泌阳旧志》记载:清末,泌阳山区农民在大铜山和马谷田山区草丛发现大量形状略像伞、大小不等的蘑菇,经过风刮日晒,表面呈现了规则花纹,可食用,称之“香菇蘑菇”和“花蘑菇”。《驻马店通史·泌阳特产》云:“泌阳盛产香菇,其中花菇质量为最优”。
鸡汁豆腐干
汝南的鸡汁豆腐干,原名五香豆腐干。
相传在清朝末年,汝宁府有位知府叫黄慎成,讲究吃喝,尤喜用当地产的五香豆腐干浸上小磨油佐酒。有一次,这位知府大人家中来客,安排酒菜时,特别强调豆腐干要上等佳品。
茱萸绛囊
茱萸绛囊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手工艺品,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已成为重阳节的一种标志物和符号,寄托着老百姓禳灾祈福的美好心愿。茱萸绛囊的制作属于纯手工制作,每一个珠子都要事先穿好再缝上去。
茱萸绛囊源于上蔡县东汉时期蔡人桓景为避祸消灾,于九月九日登高于蔡国故城西垣中段的蔡河望河楼,佩茱萸囊,饮菊花酒,自此由上蔡广播天下,形成民俗,成为天下华人时逢重阳节的必佩之物。
留庄大米
留庄大米是确山县留庄镇的特产,留庄镇也因盛产富硒大米远近闻名。这里光照充足,土壤富硒,气候适宜,稻米用薄山湖水自流灌溉……自然的恩赐,赋予了留庄大米清香微甜,劲道可口的口感。
留庄镇位于确山县东南部,该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镇耕地面积12万亩。承载耕地灌溉任务的薄山湖南干渠穿境而过,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
东岸桃核雕花
东岸核桃雕花工艺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以上蔡县东岸乡的柴庄、大苏庄、小苏庄和小袁庄为盛。
核雕工艺大概起步于明末晚期,初始以桃核、杏核为主要雕刻选材,当时的核雕主要是以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物为主要雕刻对象,桃核桃核只有成人的拇指般大小,方寸天地间展尽了微雕艺人的神技。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