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特产有周村烧饼、淄博陶瓷、扳倒井酒、淄砚、高青桑条、沂源全蝎、沂源花生、瓷刻、淄博文石、淄博美术陶瓷、淄博池梨、山东抽纱刺绣品、王村黄酒、软烧豆腐等特色产品。
周村大酥烧饼
周村大酥烧饼,形圆色黄,薄如纸片,正面布满芝麻,背面充满酥孔,因特别酥脆,久放不皮不而驰名。
周村制作烧饼,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为当时的“聚合斋”烧饼店郭云龙所首创。传说,他发现马蹄烧饼上面鼓起的薄壳,酥脆喷香,食而不腻,于是就试制了这种酥烧饼。
淄博美术陶瓷
历史悠久的淄博陶瓷,在美术陶瓷的生产方面,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象他们生产的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米釉”,至今仍被各国视为珍品。
淄博美术陶瓷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造型古朴、装饰新颖、色彩绚丽的独特风。在釉色的研究方面,成就尤为可观,不仅恢复了早已失传的“雨点釉”、“茶叶米釉”和“云霞釉”,还创造了新的“红金晶釉”、“鸡血红釉”、“金星釉”和几十种黑釉系窑变花釉。
强恕堂酒
强恕堂酒是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的特产。其历史悠久,是传统工艺的代表。流传区域主要分布在桓台县境内,索镇一带。
相传,清末道光年1922年创办“强恕堂”酒坊,并将儒家强恕堂文化“强已恕人、戒欺戒躁、仁义诚信”融入酒坊当中成为做事的原则,也是做企业的一个准则。后来儿子王成乾,王家格继承父业,王国锡成为“黄河龙”酒厂的创始人。王国锡也成为黄河龙的最大功臣。
高青大米
高青不仅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还有高青黑牛、西红柿、高青大米等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
山东高青县因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带,土壤肥沃,水质纯净无污染,有良好的水利灌溉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高青大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天然的黄河水使得这里生产的大米品质优良,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
博山琉璃料器
据说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时期,奴隶们在炼铜时,发现了一种晶莹物体,冷却后脆而坚硬,因为它外观光怪陆离,古人便称它为“琉璃”。后来人们用这种东西造出了简单的物件,这就是早期的玻璃制品。
早在明代初期颜神镇(今博山)就以生产琉璃物品著称。明万历年间,博山一带,料炉遍地,盛况空前,成为我国琉璃器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在清朝这里普设有专门机构,制造供应宫廷使用的琉璃料器。
淄博日用瓷器
淄博市是我国五大陶瓷产地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这里就有了陶器生产。
山东龙山文化时期,这里烧制陶器已采用了快轮成型法。商周时期,出现了白釉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彩绘随葬陶器和建筑用陶器。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百花争艳的时代,在淄博古窑遗址出土的陶瓷器中,不仅有各种白釉、黄绿釉、黑釉、黑白彩以及陶俑和冥器,还发现了唐代的二系壶和大量的复烧窑具和芒口碗、盘等器物。
周村铜响器
周村的铜响器发音圆润清脆、有水音,音色纯正,音响持久,在国内外颇有盛名。
相传,清初泰安人王启贵、王启朴兄弟,来周村先制烟具,后改制铜响器当时只能生产货郎用的“月锣”、“糖锣”和“尖边锣”,以后又为民间艺人生产“采锣”、“手锣”。
博山豆腐箱
博山豆腐箱是历史悠久、制作独特的博山名菜。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特意到博山瞻仰过康熙时的大学士孙廷铨的故地,在博山吃了豆腐箱,赞不绝口,从此,博山豆腐箱更加驰名了。
鲁砚
砚和笔、墨、纸合称“文房四宝”。我国早在汉朝就出现了石砚和砖砚。至唐、宋年间,山东的红丝砚、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砚,陆续出现。宋代以后,端砚、歙砚尤被重视,其他砚石渐被冷落,产量也随之大减。
淄石制砚自北宋就很盛行,对其品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苏轼说:“淄石号韞玉,发墨而损笔。”唐彦猷则说:“淄石可与端歙相上下,色绀青者歙石之右。”概因淄博所产砚石多而杂,洞子沟虽自清就有作坊制砚,但多是廉价小,,品,今仍生产供应市场,唯有在虞望山新发现的淄石,才是与墨相亲、引人惊叹的上品。
博山内画瓶
中国鼻烟壶协会理事李克昌绘制的《红楼梦》、《清明上河图》,特别是《洛阳兴殿图》,在不足四方寸的烟壶内壁上,不仅画出了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和金碧辉煌的宫殿,还画出了五百名劳动者紧张施工的情景。
自鼻烟传入我国后,在明清两代的上层社会里十分盛行鼻烟壶的生产也随之发展起来。到了清朝的雍正、乾隆年间,鼻烟壶生产盛极一时,工艺精巧,品种繁多。匠人们纷纷在鼻烟壶的装饰上,争巧比美,苦心经营。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