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产有黄鹤楼香烟、武昌鱼、劲酒、洛神花茶、啤酒鸭、土家酱香饼、糯米鸡、鳙鱼、精武鸭脖、武汉热干面、薏仁米、洪山菜薹、扫帚菜、炒白果、清江鱼、面窝、椪柑、蟠龙菜、枝江大曲、臭桂鱼、藤茶、油面、土家烧饼、排骨藕汤等特色产品。
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的传统小吃之一,有五十年的历史。
据说,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有一天,天很热,面没卖完,他怕发馊变质,就把剩下的面条煮熟捞起来,晾在案板上。
襄樊大头菜
襄樊大头菜行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远销香港和南洋各地。
襄樊地区腌制大头菜的历史悠久,据说为诸葛亮首创。当年诸葛亮隐居在襄阳隆中,看到别人吃一种经过腌制的罗卜,吃得津津有味,便向人家请教腌制的方法,然后如法炮制,把自己菜园里种的一种疙瘩菜(蔓菁的变种)腌制成大头菜,非常好吃。
糊辣汤
糊辣汤用料讲究,佐料齐全。主要用料有:粉吃。条(绿豆粉)、面筋、山药、黄花、木耳、带丝(用带皮制的丝)、牛肉丁等。佐料有:胡椒、丁香、肉桂、草果、西茴、豆蔻等,混合碾碎,过箩筛。
罗田板栗
罗田板栗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的特色干果产品之一,生食清香,熟食甜滋,肉质松脆,其味甘香。
罗田板栗生产的历史悠久。据《罗田县志》记载,早在唐代,罗田就盛产板栗“栗有三种,曰板栗、曰锥栗、日茅栗板栗谓之大…相传罗田板栗在二百多年前就远销到南洋,被誉为“人参果”,作食用,亦作药用。
流水西瓜
流水西瓜是湖北省襄阳市宜城的特色水果产品之一,外形美、口感好、质量优,瓜中水分就像流水般,是夏天解暑佳品首选。
流水镇是全国闻名的西瓜基地,流水西瓜主要品种有:黑美人、无籽花皮瓜、无籽黑皮瓜、新红宝等多个系列。
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又名团头鲂,是鳊鱼的一种,原产于鄂州市的梁子湖,现已移殖各地饲养。武昌鱼肉质细嫩,脂肪丰富,可用多种方法烹制出多种菜肴,其中以清蒸最佳。
清蒸武昌鱼一般选用两斤左右一条的武昌鱼,辅以火腿、冬菇、冬笋和鸡汤等。清蒸以后,再在鱼上缀上红、黄、绿各色菜丝,看上去,五彩缤纷,举箸一尝,肥美细嫩,汤质鲜香,原汁原味。
江陵九黄饼
江陵九黄饼源于东汉,是江陵食品厂制作的一种传统糕点,闻名全国,受到各地群众的欢迎。
传说,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费长房的道士,能未先知。有一天,他预言徒弟桓景家中在二九相重的日子(即农历九月九日),要遭大难。桓景按照师傅的指教,在九月九日领着全家人佩茱萸带干粮到高山上去饮菊花酒,以避劫灾。
孝感麻糖
孝感麻糖是湖北有名的地方传统产品,它以白如霜、扑鼻香、薄脆响、风味长的独特风味,别具一格,久负盛名,畅销全国。
孝感麻糖的故乡在孝感城南的八埠口。孝感麻糖生产历史悠久。相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经吃过并大加赞赏。封建社会里用它作过贡品。到明朝,孝感麻糖生产初具规模,外地多有仿制,但皆不如孝感的本地土产,清光绪八年编纂的《孝感县志》上记载:“麻曰脂(芝)麻,可以为油,和糯饧以为糖,口麻糖,处处有之,而感特著,然饧师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盖上使然欤?今且以邑名糖矣。”
武昌鱼
武昌鱼即团头鲂,是鳊鱼的一种。鳊鱼“以产樊口者甲天下”。樊口属鄂州,是位于今武昌、鄂州两地之间梁子湖的入江处。武昌鱼体高,侧扁,呈菱形,肉味腴美,脂肪丰富,为上等食用鱼类。
鄂州原名鄂县。公元二二一年孙权取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县为武昌,直至民国初年。武昌鱼之名始见于孙皓时的童谣:“宁饮建业,不食武昌鱼”。元人马祖常的诗句“南游莫忘武昌鱼”,提醒到湖北来的游客一定要品尝这一著名水产烹制的佳肴。
黄陂三合
黄陂三合是黄陂县的传统佳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以一菜多样,风味各异而广泛流传于民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当地群众又称之为“三鲜”,并把它作为品评酒席的起码标准:没有三鲜不称席,三鲜不鲜不算好。
三合,以鱼丸、肉丸、肉糕三菜合一而得名。鱼丸系选用鳡鱼剁茸,以蛋清、葱白、姜汁、猪油作调料,永制而成。肉丸系选用猪腿夹肉剁碎,配以鱼茸和调味料,酥炸而成。
声明:本网站内容仅做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xunhaowu.com/42546.html